石梁河镇党建办成立于2019年3月20日,共有3人,在编3人,由镇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、组织委员郑福良担任党建办主任,组织干事2名,共设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200万元。自成立以来,石梁河镇党建办不断夯实党建基础、强化党组织凝聚力、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,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。
夯基蓄势抓思想
推动队伍力量大提升
坚持选培并重,严抓思想武装,着力将全镇党员干部队伍锻造为坚定可靠的核心力量。
▶
两个课堂为党员铸魂。
巩固理论课堂。探索课堂学、上门学、线上学的三学模式,先后组织开展党员分享学习心得、书记讲党课等宣讲活动10余次,累计送学上门100余人次。创新实境课堂。建设磨山烈士陵园等党性教育基地3处,组织党员赴高效农业园区、党建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教学10余次,提升党员干部“守初心、担使命”的责任感。
▶
两张清单给干部明责。
建立责任清单。落实落细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,按照“月度推进、季度检查、年度考评”的方式,推动责任清单逐项销号落实。建立问题清单。常态开展专项督查、日常巡查、交叉互查,聚焦坐班值班、环境卫生等方面,先后交办问题清单34次,整改问题80余条。
▶
两个抓手让工作提效
以“综合研判”为抓手。牵头组建研判队伍,访谈党员群众1500余人,以群众意见为基础画准村干部“肖像”。完成18个行政村书记主任“一肩挑”工作,调整不胜任村干部32人,发现和培养年轻后备干部45人。以“正向激励”为抓手。在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抓党建思路清、抓班子能力强、抓发展有方法的村书记,选树培育先进典型,石梁河村党总支书记薛明刚获评江苏省首批“百名示范”村书记称号。形成示范引领效应。
提质树标强阵地
推动战斗堡垒大提升
坚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让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员开展活动的必要阵地、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。
▶
规范建设亮底色
2019年完成3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任务,实现阵地全面达标。督导张湖村等4个党群服务中心完成“双改双提升”工作,推动24个村三务公开栏标准化建设,全镇党群服务中心形象进一步刷新。
▶
升级布局显成色
迅速落实“牌子乱象”专项整治,做到标识牌统一清理、统一制作、统一挂牌,高标准通过省委组织部验收。严格规范功能室用途,按照办公区域最小化、服务场所最大化的要求,结合各村实际合理规划布局。严格落实坐值班、首问负责等制度,确保群众来访有接待、诉求有回声,实现服务“不掉线”“不断档”。
▶
培育亮点展特色。
突出服务功能打造共性亮点。针对热点民生事项,汇编便民服务指南,公示民政、建管、劳动等部门办事流程,提高为民服务效率。结合村情实际打造个性亮点。重点围绕刘少奇红色历史打造西朱范村党群服务中心,围绕高效农业发展打造胜泉村党群服务中心,围绕脱贫攻坚打造刘金村党群服务中心等,以示范带动促推整体提升。
创新赋能增活力
推动乡村振兴大提升
坚持党建引领,为乡村振兴定航标明方向。
▶
以品牌效应赋动能。
2019年,“我是党员”志愿服务活动在24个行政村全面铺开,在公共空间治理、村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开展志愿活动120余次,形成“支部号召、党员响应、群众满意”生动局面。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,500多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战斗在执勤、巡逻、宣传等疫情一线,“红马甲”构筑起全镇人民安全防线。
▶
以服务群众强功能。
持续扩大留守儿童之家、老年人之家、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载体覆盖面,新成立7个留守儿童之家、3个老年人之家,新建2个百姓大舞台,累计开展留守儿童活动20余次,关爱孤寡老人活动10余次,群众性文体活动上百次,初步形成 “以点带面、点面结合”联动效应,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▶
为产业发展增潜能。
针对葡萄、黄梨等高效特色产业,建立产业党建联盟,组织农技专家、种植能手到一线指导、授课。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葡之源成立党支部,并与胜泉村、土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,扩宽葡萄的销售渠道,推动品种更新和技术升级。发挥书记创业项目示范引领作用,引导3名村书记试水高效农业发展、农业技术服务等创业项目,带动广大农民通过土地入股、统一销售、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收入水平。
据了解,东海县22个乡镇(场、街道)、开发区均已成立党建办,共配备72名工作人员。(东海县石梁河镇党委)